原标题:景区用心,游客才能安心
疫情过后,旅游业的复苏不应是简单地重新开门纳客,而是要更加准确地把握人们的消费新趋势,深化文旅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从供需两端发力,为游客提供更安心、舒心的出游环境
最近,旅游市场的人气渐渐旺了起来。在不少景区,客流量回暖的趋势比较明显。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,旅游市场整体正呈现“城市休闲复苏,周边旅游活跃”的特征。根据美团研究院的数据,国内酒店旅游业复苏率不断攀升,青海、安徽、江苏、湖南等省份均超过70%。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,越来越多人开始走出家门踏青赏景。
种种回暖迹象,让受疫情影响较为明显和直接的旅游业看到了希望,但也带来不小的管理压力。在清明小长假,某著名景区游客猛增,短时间内客流超过限额游览人数,一时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。大量游客在景区排队、聚集,不仅影响出游体验,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。疫情期间,如何在人们旅游需求和安全游览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,在保障出行安全的前提下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,考验着景区的管理水平和智慧。
新技术是一个重要的发力方向。近年来,随着智慧旅游的推广,国内景区积极拥抱互联网、大数据等新技术,管理水平总体得到明显提升。在一些酒店,住店客人可以通过自助机自行办理入住和退房手续,安全又方便;在一些景区,游客可以在线买票,无需纸质票,扫码并测量体温后即可进入景区;还有一些博物馆,利用直播技术,给人们带来“云上参观”的服务。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报告显示,清明小长假期间国内游客满意度指数达88.8,处在历史高位水平,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智慧旅游给人们出行带来的种种便利。
当前,景区保障游客安心游览、推动旅游业有序复苏的关键,仍然是要进一步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。去年8月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《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》明确,要强化智慧景区建设,实现实时监测、科学引导、智慧服务;到2022年,5A级国有景区全面实行门票预约制度。文化和旅游部日前印发的《旅游景区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》提出,鼓励景区采取互联网售票、二维码验票等方式有效减少人员接触;鼓励景区积极利用大数据和智慧手段,做好游客信息动态监测。这些都为景区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指明了努力的方向。
疫情放慢了人们出行的脚步和节奏,但旅游需求并没有消失。旅游业长期向好发展的基础没有变,旅游消费升级的趋势也没有变。疫情过后,旅游业的复苏不应是简单的重新开门纳客,而是要更加准确地把握人们的消费新趋势,深化文化和旅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从供需两端发力,为游客提供更加安心、舒心的出游环境,从而激发文旅消费更大潜力和活力,让更多人在旅游中享受美好生活。
网站地图 | 9亿备用网址 | 亿万先生娱乐 | 万先生娱乐 |
菲律宾申博轮盘 | 注册申博 | 太阳城app下载 | 太阳城娱乐游戏 |
棋牌游戏58w | 免费白菜博彩论坛 | 彩票世界手机下注 | 大发彩票官网手机版登入 |
亿豪娱乐登录 | 亿豪彩票娱乐 | 必发游戏 | 9亿备用网址 |
万博游戏网址 | 亿万先生注册 | 88必发娱乐 | 亿万先生注册送58元 |
700xsb.com | DC815.COM | 587DC.COM | 768jbs.com | 617XTD.COM |
S618E.COM | 216SUN.COM | 581tt.com | 885XTD.COM | 5888DZ.COM |
uk138.com | S6185.COM | 898XTD.COM | 8ZTS.COM | 8JQS.COM |
8NDS.COM | 917psb.com | S618D.COM | 66TGP.COM | 0888tyc.com |